5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并明确提到,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300959)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
近日,国内年度艺术类展览盛事——“绿洲·紫禁之巅2022科技文创大展” 即将拉开帷幕。据悉,本次展览以“复兴传统文化,振兴数字文明”为核心,首创线上线下双域大展形态,由链境Labs作为协办单位,悦尚里艺术中心将在北京、上海、深圳持续承办线下展览、由RAEX绿洲数字艺术品电商及科技文创服务平台举办线上及元宇宙展览。
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还将在全球范围内引入超过500名卓越的先锋艺术家,基于中国传统文物及文化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同时启动“绿洲·紫禁之巅青年艺术家孵化计划”,为中国优秀的艺术家提供成长与交流的平台。
区块链、元宇宙技术赋能新文创有何特性?如何看待科技大展与复兴传统文化的关联?近日,链境Labs总经理袁瑞娟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分享了她对于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复兴之路、数字藏品行业格局等领域的深度思考。
助力传统文化数字化复兴
《21世纪》:请简要介绍一下《绿洲·紫禁之巅 2022科技文创大展》的项目背景和具体情况。
袁瑞娟:此次科技文创大展的三家发起机构负责人,其实都是深度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我们希望借此让更多年轻人便捷地了解传统文化,并通过科技创新的形式促成艺术文创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本次科技文创大展将会分阶段进行,现阶段启动的是邀请知名艺术家和新锐艺术家,共同参与到数字艺术创作领域,进行紫禁城相关文化的二次创作,创造出更有时代感、更能承载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作品。今年6月和7月都会以二创大展为主,往后还会延伸到以二创大展的优秀作品为基础的再创造。
《21世纪》:与其他的科技文创赛道相比,区块链技术赋能文创有何特性?
袁瑞娟:区块链的技术特性第一个优势是,可以让创作者在作品原创性以及版权保护方面有及时确权的优势,而这本身也是一种非常低碳的方式。传统确权往往会经历较长的时间流程,也需要一些资质说明,但在区块链上的确权是能够及时、迅速产生的,当数据在链上生成的一瞬间,其实已经完成了链上存证。第二个优势,则在于区块链点对点的流转和传输方式,这一特性大大提升了新文创作品的传播效率。
《21世纪》:本次科技大展以“复兴传统文化,振兴数字文明”为核心思想,能否介绍一下科技大展与复兴传统文化的关系?
袁瑞娟: 5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主流媒体都进行了报道,我们作为新文创从业者也感到振奋人心。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科技文创大展能够恰逢其时地推出,不仅顺应了国家级文化战略的诉求,亦凸显了行业标杆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人类数字化文明正在越来越深入地显现。基于行业的内部共识,真正要进入到数字文明阶段,首先就需要在相关领域推进数字化。目前在许多领域都已率先实现数字化,但是文创数字化并没有那么靠前。也正因此,数字化是文创行业下一步必须面对的问题。
传统文化也必将走上数字化复兴之路,而这条复兴之路跟以往认知有所不同。几年以前,更多是在现有的传统文化形式和载体之下实现传播,但这种传播受到时空限制。相比之下,未来的载体一定是数字化的,更加高效、便捷、有趣。
坚持深度赋能实体经济
《21世纪》:数字藏品作为元宇宙世界的接入口,自去年以来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就国内情况而言,数字藏品平台与传统文博的合作尤其引人注目。你如何看待将以紫禁城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搬上元宇宙这一类崭新业态,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袁瑞娟:我们这次将紫禁城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以数字藏品的方式来呈现,并放到元宇宙里面来,实际上是在既有的数字藏品形态下,往前又做了一步探索。
现有的数字藏品一般在平台2D展厅呈现,相比传统的个人数字藏品收集,这种展示方式其实已经往前迈了一大步,但还是不够的。与此同时,很多平台也开始推广3D化展示,观展视角会更全面。然而以上这些方式的代入感都不足,更加身临其境的方式恰恰就是元宇宙。所以我们又往前迈了一步,做成元宇宙观展的形式,让大家在一个有代入感的场景下,我们有一个角色和身份可以登录进去,在屏幕上找到代表你自己的“数字人”,用这个“数字人”的视角去观展。
我们以3D和元宇宙观展相结合的方式,争取让这次科技文创大展跟以往的展览有所不同。这只是元宇宙形态的初级阶段,往后还需要配合相关硬件设备的升级。现在我们采用的这种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很轻的元宇宙展现方式。可能最开始的体验没那么好,但任何新鲜的事情都要去尝试。
《21世纪》:当前,国内数字藏品交易平台的行业格局是怎样的?此次紫禁城为什么选择登陆绿洲平台?与其他平台相比,绿洲宇宙有何差异化竞争优势?
袁瑞娟:从国内情况看,数字藏品从去年的四五月份开始崛起,很多互联网大厂纷纷入局,同时也有大量的创业者融入赛道。经过将近一年的发展,这个产业越来越像互联网产业了,头部集中效应正在显现。我们相信在未来,这一格局会被打破,只是可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
绿洲宇宙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团队,差异化优势或许还不明显,但有一点是从成立至今一直在深度践行,那就是坚持深度赋能实体经济、文创产业。例如,随着科技文创大展足够有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大家对于紫禁城的文化解读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饱满的时候,我们会进一步进行相关跨界赋能,让这些艺术创作所代表的文化精神自然地传递出来。
跨界赋能看似简单,整个运营链条其实非常长。大量的数字藏品平台其实都不会做这种赋能,更多是局限于只做展览。当把数字藏品在市场上呈现出来以后,后面到底用什么方式让这些数字藏品变成真正有文化内核、有影响力的数字IP,从而赋能传统文创产业,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21世纪》:链境Labs的品牌定位是“你的超级合伙人”,而绿洲宇宙也是链境Labs孵化的平台之一。在构建区块链行业生态领域,链境Labs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定位,你如何看待链境Labs后续的发展规划?
袁瑞娟:链境Labs成立于2018年,成立这四年来,我们的核心定位一直不变,就是以区块链、元宇宙为切入点整合更多的新兴科技,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赋能实体产业。
现阶段,我们依然以科技文创为核心,以本次科技文创大展作为一个重要节点,让我们的目标客户、数字艺术从业者进入元宇宙空间,先做一些轻度的体验,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
我们既不是传统的投资孵化机构,也不是咨询机构,而是合伙人的角色。无论是想了解这个产业的普通大众、小创业者还是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其实在链境Labs的服务体系都可以覆盖。链境Labs的另一个角色是新兴行业的布道者。我们坚信人类的数字文明进程是不可逆的,元宇宙可能是互联网发展的终极形态。至少在我们有生之年,应该可以看到元宇宙带来的人类社会新形态。
免责声明: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请各位投资者谨慎投资。
《专访链境Labs总经理袁瑞娟:数字藏品赋能传统文化数字化复兴》来自:时金数藏资讯网,发布者:时金数藏资讯,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ftzxw.com/hynews/9805.html